“土袋房”,(Earth BagHouse),外貌呆萌,内涵深厚,创意来源于加州泥土艺术及建筑学会。从2005年帕克斯坦地震到智利地震,这种土袋房都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多帮助。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这种房子不仅可以作为避难场所,也可应用到日常的居住空间,作为长期居住的房子使用。
“土袋房”来到中国,起源于云南文山市丘北县小水井村的一个麻风康复者家庭。当美国天邻基金会、华恩咨询公司的邝老师和汉达工作人员此前到小水井村考察时,目睹了村里那无劳动能力却坚毅生活着的父亲、身体残障只能靠爬行的儿子,还有那破败不堪的房屋,心里就催生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改善他们的生活,给他们一个可以挡风遮雨的家。
但小水井村地处偏僻,货车根本无法到达村子。建房子的砖头水泥钢筋都必须以牛车拉到村里,这样一来材料货运成本就已经是天价,根本无法实施。
综合多方考察咨询,邝老师决定采用在美国Cal-Earth习得的超级土房修建技术,充分就地取材,建造拱形土房。
小水井“土袋房”的诞生过程可谓好事多磨。开工初期就遭逢暴雨,当房屋即将竣工封顶时,大自然再次向我们发起了挑战——云南遇到了罕见的严冬,山里下起了几十年不见的雪,厚度达到10厘米,土冻住了,牛冻死了,工程一再被逼停。
到了今年的5月,天气终于稳定下来,感谢邝老师和建房团队的坚持,“土袋房”终于竣工了!完工的喜悦充斥着整个村子。新房建成后,老师们迫不及待地入内试住,经检测,防水、稳固等性能达到标准后,大家心情很是激动。
建房前
建房后
几经曲折,虽未得“广厦千万”,但在有限条件下建造的这座土房,总算能为村民遮风挡雨了。或许我们建造的只是一座小小的土房,可对别人来说,它就是一辈子的庇护。
在中国的乡村,还有很多地方像小水井一样,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力物力上都不具备修建传统泥砖或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条件,但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对于不少村民来说,又是那么迫切。希望“土袋房”能给中国乡村带来更多安居的可能性。
感恩“改变”的路上一直有你,感恩美国天邻基金会和华恩公司的支持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