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重阳节,我们和老人放松地聊起了“死亡”

发布时间:2018-10-24

随着康复者老龄化的到来,汉达近年在“为老服务”方面持续展开探索,从环境设施、身心灵守护上,扶助老人步入更安康的晚年。在今年顺德“众创共善”计划的支持下,汉达在顺德北滘镇马洲康复村,开展了联动社区的临终关怀服务,以提升康复者的生命质量,让他们能够尊严、从容地认识和面对生死。


这个重阳节,珠江商报记者与汉达同访顺德马洲康复村。比起其他长者疗养院,马洲的重阳节过得有些平静,记者也感叹到,“关注他们的人太少了”。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又一起认真、放松地,聊起了“死亡”。



来源:珠江商报

记者:杜达雄 黄文静


在北滘镇马洲颐养院,生活着23位村民,他们平均年龄达70多岁,大部分为顺德本地长者。他们因少时曾患麻风,而在此被隔绝生活多年。虽早已治愈,但跟外界在精神上的隔离感尚未完全消除。这里的重阳节,跟往日一样平静。


暖心相伴探索临终关怀服务


中午时分,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3位工作人员的到来,为这个小村子带来了欢笑。由顺德区慈善会支持的“九九重阳,心心相惜”——暖心相伴活动在此举行。


今年年初,作为长期关注服务麻风康复者的民间组织,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申请了顺德区“众创共善”计划,获得了顺德区慈善会27万元资金扶持,支持他们在北滘镇马洲村开展“生命最后的另一种选择”社区残疾长者临终关怀联动服务探索。当天的暖心相伴活动便是其中内容之一。


生命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茶话会上,社工杨姑娘围绕“生、老、病、死”四个阶段,引导长者们回忆并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有长者首先想到了感恩,“感谢共产党,多谢你们,前两日还有南海的义工送饼过来”,也有长者想到了他们之间的惺惺相惜,“香港回归那一年,我们有11对举行集体婚礼”。



死亡,在这群长者们看来并不可怕,有长者坦然表示,“到时把骨灰撒入(种的)瓜菜地最好!”相比与死亡,年老、生病更让他们忧心。“以后这里个个都需要人照顾,谁来照顾我们?”在马洲村里,这群长者年龄最大的80多岁,年龄最小的也60多岁了。这引起了长者们的共鸣。


直到谈到愿望时,气氛才又重新活跃起来。“我希望你们多点过来看望我们!”“我想去大良、广州看看!”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的社工介绍,一方面村民们大部分年事已高,行动力差,常年在村子附近活动,另一方面,早年患有麻风病也给他们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村民们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或眼部等残疾,且在这条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使得跟亲人互动不多。


据悉,马洲康复村成立于1957年,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在1950年代为治疗控制麻风病而建设的一个康复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整个广东曾经是麻风病高发地区,为了治疗这种可导致畸残的疾病,政府集中收治大批患者,当时该村收治了以顺德地区居民为主的麻风病患者。马洲康复村建村时最高人数高达八百多人,现剩下23名,均为麻风病康复者。


老人手挽手,认真彼此“感应心灵”


社工特别提到,正是因为这些康复者们的人生牺牲,才换来了目前这个没有麻风疾病、安全世界,如今他们大多年事已高,缺儿少女带来的陪护空白,让生命进入倒计时的麻风老人鲜能享受“临终关怀”,因此,希望通过该项目开展临终关怀的试点工作,形成可借鉴推广的社区残疾长者临终关怀系列服务经验。

长者们的村中生活


老家在均安星槎的何伯今年68岁了,16岁时病发后住进了马洲村,每年过年他都有回去探亲,不过都是当日来回,“以前可以开残疾车回去,现在不能上路,所以很少回去。”他说,家里的亲人也要忙于生计,不可能经常过来。


今年春节前夕,汉达工作人员与何伯拍下喜庆唐装的合影


在村中,他跟人搭档负责厨房事务,开残疾人助力车到附近菜场买菜,每天早晚为村民们做饭,空闲时就种菜打发时间。他说,看看电视、看看报纸,还有能力的就种种菜,这就是大部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


今年77岁的麻风病康复者关叔,自从十多岁发病住进马洲医院麻风康复村以来,他就一直住在这里。“我从生病到康复都在这里度过,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关心与照顾。”关启和的左腿膝盖以下截肢,但不影响他对生活的积极与热爱。


“最幸福的是,我在这里娶了老婆。”老关说,他很会养鱼,1997年时候,就有了六七千元的存款。老关家里有电话、冰箱、彩电、餐桌上还有打边炉用的电磁炉。老关说,这些都是他用自己的存款买的。那些没有结婚的村民,则是住在医院统一管理的集体宿舍中。


老关不但会养鱼,而且还学了打针、量血压等技术,成了麻风村里的男护士。老关说,1980年之前,他的右腿因为麻风病,整个脚踝都烂掉,医院给他做了截肢手术。1990年,马洲医院对他进行了基本的医护培训,如打针、量体温、测血压等培训,他就成了村里唯一的男护士。


关叔

“当时,吴燕娟身体不好,我又懂得一点中医,经常帮她看病调理身体。就这样,我们就熟识了,然后走到一起了。”老关说,1997年6月1日,他和老婆登记结婚。


“转眼就20多年了。”他说,记得自己刚来到康复村时,当时还是一片烂泥地。“现在人人都住上楼房,居住环境真是一流。”


他说,现在逢年过节,侄子、侄女也会来看望他们,社会各界也有热心人士来与他们聊天。但是,总体感觉现在过年、过节的气氛没有以前那么热闹。“嘿,以前过年过节,又挖鱼又劏猪,如今住在村里的人少了,节日的气氛也淡了。”  他说,平时来康复村的人很少,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康复村看看,与老人们聊聊天。“其实我们已经康复,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恐怖,不要用旧观念来看待我们,不要歧视我们。”他说,每年寒暑假,都有不少大学生来看望他们,这让他感到很欣慰。


他说,由于自己年纪大了,行走不便,到外边走走的机会很少了。平时,通过报纸、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

希望“量身定做”衣服


今年25岁(核实应为35岁)的海哥是村里仅有的2位护理员之一,日常为康复村的村民提供包扎伤口、以及送药服务,也是村里少有的年轻人。他说,他是湛江吴川人,2005年从老家来到这里工作,至今13年了。


“除了一些重大节日,有领导、有机构的热心人来看望慰问外,平时这里很少有外界人员来访,显得比较冷清。”他说,寒暑假期间,偶然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或相关公益机构的人员过来。


村子河边的大树下,是老人最常来的休闲地方


他说,目前在康复村居住的老人有23人,平均年龄75岁。由于年纪大,行走不便,这里的老人很少走出外边,外界的变化也只能通过看电视或报纸的新闻上了解。


“我喜欢这项工作,对自己的工作也很满意。”他说,希望各界热心人士平时多来这里走走看看,或者与这里的长者下下棋、聊聊天。他说,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吃、住方面基本比较满意了,就是缺少与外边的“对话”,有时会感到比较寂寞。


他说,还有一个问题是,这里的老人买衣服不是很方便,而且有些买的不合身。希望有热心人士或服装厂家,能上门为他们提供服务,量身定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