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贵州行 | 走了3760多公里,为了帮助他们“站起来”

发布时间:2017-08-24

2011

2012

2014

2015

2017


若不是因为有了公众的捐款支持,

恐怕2017年也只能是一个省略号了。

从2011年开始,

今年是汉达项目人员第五次走进贵州,

为麻风康复者制假肢。



3760多公里

22天

6个市

37位康复者

39条假肢



自从今年3月份确定成行以来,需求收集工作已经开始。

与广东麻风康复者现状不同的是,贵州由于经济落后,信息也相对蔽塞的原因,公众对于麻风的恐惧及对康复者的歧视,依然相当普遍。因此,康复者们即使生活异常艰难,也不愿意留守在麻风康复村中,而是选择把自己隐藏在社区中,为的就是撕去麻风这个标签。



在贵州各地疾控中心及麻防科领导的协助下,此行共选取了兴义、毕节、遵义、贵阳、铜仁、凯里6个市作为全省的制作点,散居全省的康复者在主管部门领导或亲属的接送下,如约来到制作点,统一取模制作。

出发前的准备,除了确定路线,更重要的是认真研究每张康复者的截肢照片,针对每个人制定制作方案,备料备工,做好准备!


站起来的他们

鐠铜康复村是此行中两个康复村制作点之一(其他都为社区或医院),由于地理偏僻路况不佳,我们只能通过步行的方式进出村中取模和安装。路途虽艰辛,但我们见到了一群老朋友,兴奋又欣慰。


2011年初见蒋姨,双腿截肢,跪在地上吃力劳作。


2017年,蒋姨穿上新假肢,迫不及待给我们展示“种玉米”。


遵义市桐梓县的谢叔,2015年截肢后一直没有机会安装假肢,今年57岁的他依然养着9头牛,装上了假肢,他再也不用爬着去割草了。



蔡姨,从福泉市赶来遵义找袁师傅为她做假肢。

2016年,由于我们没有到访贵州,家庭条件还可以的她从贵州来到广州,专门找袁师傅定做假肢,如今一年过去,因为体型消瘦了,原来的假肢已经松动,蔡姨再次找到我们。

蔡姨说,之所以不找其他工厂,一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为康复者制作假肢,二是我们的假肢她穿得舒服,且与袁师傅聊得来,没有隔膜。




毕节的陈姑娘出生于1989年,是此行遇到的最年轻的康复者。由于她的下肢外展度特别大,若不是出发前认真查看了残肢的情况,做好了特殊处理的准备,或许现场就无法即时为她制作出合适的假肢了。



“2014.7.11”清晰可见,时隔三年,是时候跟进维修了。


袁师傅与袁诗人


这个炎热的夏季,我们的假肢技师袁亚华,一边当司机、一边当师傅,马不停蹄地驱车赶赴各制作点,为了他们的站立梦,他说一切都值得。



由于不少康复者住宿不便,需要当天来回,即日完成假肢制作,因此袁师傅必须每天一早开始工作,有时候晚上10点才能停下休息;因为居住分散,为了铜仁市的2名新截肢的康复者,他驱车300多公里,放在车头导航的手机,温度过高直接“报销”了,路途虽艰辛,而他却乐在其中,一路化身袁诗人,传递着满满的快乐和正能量。





此行得到了贵州各地疾控中心及麻防科领导的大力支持,不仅在出发前为我们提供了完善的需求调查,工作期间更是全程陪同。在凯里市黎平县制作点,黔东南疾控中心及黎平县疾控中心更是拉起了横幅向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黎平广播电视台也前来拍摄报道,以此消除当地麻风歧视,让公众更加了解康复者的现状和需求。




贵州之行尚未结束之时,

袁师傅已经一路按捺不住,

不断发来消息问广州办公室的小伙伴:

“明年还能不能筹到钱啊?

这边需求很大,希望我们每年都能来!

还有福建、江西、湖南湖北,

只要筹到钱,

我都要过去做假肢!”


那么,我们加油努力吧!


特别感谢


贵州省疾控中心麻防科长-柯伟

兴义市麻防科长-王永红、姚医生

毕节市麻防科王科长、任医生

凤冈县麻防科长唐波

开阳县麻防科彭科长

铜仁市碧江区麻防科王科长、卢医生

凯里市麻防科李涛科长

黎平县疾控中心杨主任、陈伟科长

黎平县电视台

以及每一个支持项目众筹的

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