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粤西行,那些游离于时光之外的村子

发布时间:2020-07-31

来自黄埔爱尔眼科医院的专家吴斌斌医生,作为汉达资深志愿者,这个7月再次来到了康复村为老人做眼疾筛查。此行目的地为茂名地区的茶根、藤桥、雷打石和新开田四个村子。


随行的还有吴医生的女儿钱靖云,作为母亲的小助手,念高中的靖云已是康复村常客,茂名此行是她第一次到访粤西的村子,于是写下了这篇访村日记。与珠三角不同,这里的康复村显然更加寂寥和落后,更需要社会关注。而不变的是,老人淳朴依旧,他们就静默地生活在康复村里,等待你到来时,为你留下一段游离于时光之外的记忆。




文 / 钱靖云


有幸与我的母亲即爱尔眼科专家吴斌斌,再次跟随汉达康福协会进行为期三天的眼部健康检查以及援助活动。

于我而言,麻风病康复村如同一座岛屿,时间的流逝总格外安静,却又那么深刻,不断昭示着伤痕累累的现实。



7月17日 茶根村

兀然站立的佝偻身躯

“那是一种与困难抗争的力量,那是日常里只能倚靠自己的生活惯性”



从广州出发,经历五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本次活动第一站,茶根村。早已在露亭内等候的村民扬起手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使我们瞬时褪尽一路风尘,心情不由得明亮起来。环绕在村民身旁的,是一窝嬉戏打闹的狗仔,以果树为景,傍山水而席,组成了好一幅田园图。下一秒,身着汉达衬衫的村长,也是汉达理事的梁叔便热情地向我们走来,马上参与到工作中。

几乎不会说广东话的我显然在沟通工作上碰了壁,时常绞尽脑汁搜刮大脑里为数不多的词汇,试图与村民沟通。而村民们却好似与我心照不宣,努力用普通话报出自己的名字、倾诉身体情况,在汉达工作人员和我的配合下,逐一进行检查,并领取防护鞋等生理康复用品。





一转眼,乌云压顶,狂风大作。村民们开始向避雨处移动。其中一位双手残疾、腿脚不便,身形佝偻的老人见状,一下从轮椅中站起身,把检查单咬在嘴里,没待我们反应过来上前帮助,他抬手就竭尽全力将轮椅往露亭里搬。


在那瞬间,这位老人身上所迸发的生命力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那是一种与困难抗争的力量,那是日常里只能倚靠自己的生活惯性。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所有的康复者们身处逆境还努力生活的模样,令我肃然起敬。


老人靠一条腿蹬着轮椅前行,是每个村的日常景象



7月18日 藤桥、雷打石村

破败厨房里的丰盛午餐

“在康复村里就是这样,对村民困境的无奈和人之间的温情,交互触动着你。”



第二天我们先后访问了位于茂名高州的藤桥,以及电白的雷打石两个麻风村,地方皆偏远,村民身体情况更不理想,整体环境也比茶根村要恶劣许多。


早晨我们到达藤桥村,在这里我们能看到破败的活化石般的老式厨房,堆砌着的木柴,以及被岁月腐蚀的房屋外墙。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村民的房间外面却挂着多种语言的崭新名字牌,进入“会议室”后更是看到了一面贴满明信片和留言的海报,在那之上是两张妥善框住的合照。经过一番攀谈,我们了解到这是几年前入村做志愿者的外国学生留下的。村长讲述时,不禁流露出喜悦,但也藏不住落寞——这大概是他们为数不多的能与外界接触,能暂时摆脱孤独的日子。



检查完毕,这里16位村民中13位都患了不同程度的白内障,一位村民患有胬肉,如此高的眼疾概率,让人心痛。麻风病后遗症导致他们更容易患上眼疾,而寡居的他们又缺乏亲友的日常关爱,若不是汉达此轮排查,很难想象他们的眼部健康状况会有怎样的恶化。



村民轮流检查眼睛

检查完毕,村长将我们带到厨房用餐,条件并不理想的房子里,老人却亲自为我们烹饪了丰富的午餐。村长也拿出自己“珍藏”的白酒,与梁理事把酒谈心,好不畅快。在康复村里就是这样,对村民困境的无奈和人之间的温情,交互触动着你。


离别前,村里婆婆热情为我们采摘龙眼

当天下午,我们便马不停蹄赶往电白的雷打石村。


放眼望去,几位身体状况较差的村民使我们赫然警惕起来,其中最为触目惊心的,是一位鼻子表面完全溃烂的阿叔。他讲到原本鼻子上的伤口只是小小的抓痕,结果却因皮肤癌溃烂得越来越严重,自己已经在中药治疗程序上花了5000多元,勉强控制住了伤口的进一步恶化。

我的母亲(吴医生)安慰阿叔继续坚持目前的治疗手段,控制溃烂程度,但是回过头来面露憾色地告诉我们,这病无法根治——若是治疗这皮肤癌,化疗可能会直接终结他脆弱的生命,期间更是会产生大额费用,资源的投入与消耗将会是巨大的,但此举却无法保证治疗结果。看着这触目惊心的伤口,深深的无力感席卷而来。


汉达工作人员召集村民领取物资、询问疫情期间生活状况,并介绍此行工作安排


检查过程中,还有一位村民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在他真正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才知道他双眼失明。他的行为就如同双眼正常的人一样,能够准确定位声音与方向,在其他村民的扶持下也能正常行走。比起失明的痛苦,这位村民在会诊时更多地表达了他的坦然。



7月19日 新开田村

孤山上的隐居者

“虽然汉达长期的帮助对村民们来说有着雪中送炭的积极效应,但根本上的改变,还是需要更庞大的资金与人力投入,更需要政策的扶持。”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位于电白的另一个村子。进村道路未完全开发,迎接我们的是近1小时车程的崎岖颠簸山路,路况之差使我们不得不下车行走,尽管如此,还是发生了汽车底盘剐蹭一幕——可想而知,此村的村民与外界隔离到何种程度,生活又有多么的不便捷。



与藤桥的状况相似,一轮检查下来,18位村民中11位都有白内障,1位有胬肉,幸而现阶段需要进行手术的只有3人。


检查后,我们开始为老人适配老花镜。眼疾尚不严重且具备阅读能力的的老人便围了过来,在我们的帮助下挑选合适度数的镜片。戴上老花镜的村民看着汉达通讯上的字目光闪烁,随后又主动拿起一旁的汉达年报,在轮椅上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时间转瞬即逝,眼看离别的时刻来到,村民们一致集中在庭院向我们告别。夏季的风穿过树枝,树影摇曳,一切画面趋于静止,如同慢镜头般播放,停留在我的眼中,成为隽永的记忆。


行程结束,与老人们相处的画面不断在我脑中回放。他们艰难却又难以被改变的处境令我无法释怀。虽然汉达长期的帮助对村民们来说有着雪中送炭的积极效应,但根本上的改变,还是需要更庞大的资金与人力投入,更需要政策的扶持。而身处这并不安生的2020年,希望比起往年而言似乎又飘渺了些。

三天的所见所闻仿佛胶片照片一般,诉说着上个世纪的故事。麻风病康复者作为历史遗留下的结果,他们的人生也许是注定充满遗憾的,是难以更改。而作为他们生命中的过客,只愿我们的帮助能尽力给他们带去一丝欢喜,两分温暖,以及三分体面。




特别鸣谢

黄埔爱尔眼科医院

吴斌斌医生

钱靖云同学